我才30岁 为何痛风“盯”上我?
随着30+的男人频频“中招”,痛风问题引发广泛关注。“我的尿酸高到600,该如何降下来?”“尿酸高到多少,会引发痛风?”“痛风发作过一次,平时身体还不错,需要继续吃药吗?”……针对一系列问题,成都风湿医院痛风科陈建春主任将为大家一一解答。陈建春表示,在急性痛风期,目前有三大类药物可以缓解疼痛,但要因人而异。
我才30岁 为何痛风“盯”上我?数据显示痛风发病率逐年升高,且有年轻化趋势。
痛风是怎么形成的呢?陈建春介绍,尿酸是嘌呤代谢过程中的一个终产物,当血液中尿酸浓度高到一定程度,就会析出尿酸盐结晶,沉积在关节,刺激关节滑膜,诱发炎症,关节就会红、肿、热、痛,这就是痛风形成的原理。
这是否意味着尿酸高就会引发痛风呢?并非如此。陈建春指出,不同人对尿酸的耐受能力不同,同样的高尿酸水平,有人会表现为痛风发作,有人却可能暂时平安,“流行病学调查发现,现在血尿酸高的人较多,但是只有10%~12%的人会出现痛风。”尿酸高不一定导致痛风,但是痛风一定是尿酸过高基础上引发的,因此降尿酸十分重要。成都风湿医院痛风科陈建春主任介绍,人体尿酸的来源有两个途径,20%来自饮食,80%来自身体自身。要降尿酸,在饮食上要尽量避免摄入高嘌呤的食物,如动物内脏、啤酒等,“2/3尿酸通过肾以小便方式排解出去, 1/3通过大便排解出来。内生的尿酸很难从外界改变,主要由两种途径降低,一种是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,另外一种是促进尿酸排泄出来的药物”。
平时尿酸高,当有一天痛风突然发作时怎么办?
成都陈建春表示,对于痛风急性发作的病人,首先要做的是缓解疼痛。目前治疗急性痛风主要有三大类药物:糖皮质激素、秋水仙碱和非甾体类抗炎止痛药。
糖皮质激素使用的剂量大或者长期使用会带来一系列副作用。通常来说,如果痛风病人急性发作炎症程度厉害,或者用另外两类药物无效时,可以用激素控制,但要注意激素的副作用,平衡利弊,尤其是有糖尿病、高血压、血脂异常的人群,使用时要特别谨慎。
秋水仙碱的服用在剂量上要特别注意,否则容易引起药物中毒。戴冽介绍,在痛风急性发作时,患者按照药物说明书方法服药,第一次吃了两片,如果还有关节疼痛一个小时后再吃一片,直到疼痛缓解,“这种服药方法往往导致关节疼痛还没缓解就出现腹痛、腹泻等药物中毒的表现”。成都陈建春指出,秋水仙碱较好在刚发作24小时内服用,超过48小时就不要吃了,而且不要按照说明书的方法使用,要减少剂量,每天两到三次,每次一片。
非甾体类抗炎药有几十种,相当一部分是OTC药物,即患者不用医生处方可自行到药房购买。选择时要注意药物起效时间,另外要注意这类药分为传统非甾体类抗炎药和特异性的环氧化酶2抑制剂,后者是新一代非甾体类抗炎药,其优点是对胃肠道的副作用小,一些痛风老病号由于长期使用抗炎止痛药患有胃病,这时候选择后者可以减少胃肠道的刺激。非甾体类抗炎药对于心脏有问题的患者不建议使用,还有年纪大、肾脏功能不好的患者,在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时要特别注意对肾脏功能的影响,尤其是长期使用。
缓解期:
降尿酸同时防痛风发作
成都风湿医院痛风科陈建春主任介绍,痛风一般会经历几个阶段:最早是高尿酸无症状阶段,这个阶段没有临床症状,主要通过抽血检查发现;当出现第一次痛风发作时,这就进入了急性发作期,第一次急性发作的患者,多数在一周至两周左右疼痛得到缓解,然后进入缓解期;如果没有得到正规治疗,尿酸长期处于高水平,痛风反复发作,会带来长期性的损伤,包括关节破坏形成痛风石,甚至导致关节以外其他脏器的损伤,其中最常见的是对肾脏的损害,比如引起泌尿性结石,导致肾功能的异常等。
成都治痛风较好的医院陈建春主任提醒,进入缓解期一定要注意降尿酸治疗,一方面是从饮食上调节,另一方面是服用药物。
但有些患者服药后反而痛风再次发作,这是为什么呢?成都陈建春表示,部分患者在使用降尿酸药物后反而导致痛风发作,这是因为这些药物导致了尿酸浓度的急剧下降,这种浓度波动导致尿酸盐晶体在关节部位沉着,引发痛风急性发作。成都陈建春提醒,在使用降尿酸药物的同时,还要使用预防痛风急性发作的药物“保驾护航”,这些预防性药物目前最常见的有秋水仙碱,每天两次,每次一片。对于不能服用秋水仙碱的人,也可以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或者激素类药物。
文章部分文字、图片、数据、视频等内容信息来源于互联网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