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上痛风就一定会长痛风石吗?
患痛风的病友中,痛风首次发作后 20 年会有 70% 的患者出现痛风石。
如果患者仍然没有注意痛风发作的警讯,没有将尿酸值控制稳定的话,尿酸盐结晶就会持续大量地累积在身体各个部位,过量的尿酸盐结晶会彼此互相结合形成越来越大块的结晶,当这个结晶大到一定的程度连肉眼也能辨认出来的话,那就是所谓的“痛风石”形成了。
一般认为,血尿酸在0.54毫摩尔/升以上时,50%有痛风石。多见于起病后的某个时期,平均为10年左右。总之,血尿酸浓度越高,病程越长,发生痛风石的机会越多。痛风石逐渐增大后,其外表皮肤可能变薄溃破,形成瘘管,排出白色粉笔屑样的尿酸盐结晶物,经久不愈。由于尿酸有抑制细菌的作用,继发感染少见。发生在手足肌腱附近的结石,常影响关节活动,有时需手术治疗。
得了痛风石该怎么办?
因为形成痛风石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尿酸的严重升高,所以降尿酸成为治疗痛风石的重中之重。以下是具体的处理原则:
1、碱化尿液
碱化尿液有助于尿酸的溶解和排泄,这也是为什么医生给痛风患者开碳酸氢钠片口服的原因。
但要注意的是,一定要联合其他降尿酸药物,光用碳酸氢钠可不够!
而且,不是尿液越偏碱性越好,其实尿液过酸过碱都不利于尿酸的排泄,尿 pH 维持在 6.2~6.8 左右是较好的。
2、降尿酸药物治疗
成都治痛风较好的医院陈建春主任:有研究表明,血尿酸控制在 300 μmol/L 以下有利于痛风石的溶解。至于药物怎么选,这其中有很多的适应症和禁忌症,建议广大病友还是把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有经验的医生吧。
文章部分文字、图片、数据、视频等内容信息来源于互联网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删除。